八個徵兆 健康亮警訊

文/陳萬源       圖片來源/Pixabay

人一旦步入中老年時期,身體難免出現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毛病,而身體在生病之前,通常會發出種種疾病信號。提醒大家,一定要注意身體發出的告警信號,對照信號把握身體健康狀況,早發現早治療。

通過以下8個問題,你可以判斷身體是否有狀況了。不管多大歲數,哪怕只有一個問題沒通過,都意味著需要給身體更多的關愛了。

1.寒冷時會感覺呼吸困難

所謂呼吸困難,指的是感到呼吸費力或吸入空氣不足,通常被形容為氣喘,具體的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或減慢,呼吸幅度變淺或加深,以及呼吸節律不規則等。

寒冷時感覺氣喘,可能是心衰竭前兆。

英國心血管學會的心臟病專家萊恩辛普森指出,天氣寒冷、吃飽後或體力消耗大時,如果感覺呼吸困難,胸口疼痛成發緊,可能是動脈狹窄引發的警報。

心臟就像一顆彈性疲乏的皮球,收縮能力和舒張能力變弱,泵血作用降低,這種狀態就是心功能不全,即心力衰竭。出現心力衰竭時,患者伴有呼吸困難、氣喘、咳嗽、有粉紅色或白色的泡沫痰等症狀。

老年人發生呼吸困難,暗示病情嚴重,尤其是新近發生的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,更應該積極尋找病因,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建議中老年人注意保暖,規範用藥控制血壓;尤其要注意控制好情緒,不要大喜大悲;充足睡眠,不要熬夜;運動適量,避免過勞。

2、一個晚上多次起床

人到中老年,體內細胞新陳代謝能力下降,各臟腑器官功能開始衰退,體內毒性物質(自由基)大量堆積,腎功能慢慢衰竭,就會表現出尿頻尿急、腰酸腿軟、神疲乏力等腎虛症狀,久而久之機體免疫功能降低,遇到天氣變化、環境汙染等,感冒之類的呼吸系統疾病也隨之發生了,各種老年病、慢性病也就出現了。

老年人頻尿,不能等閒視之。

過多飲水和精神緊張,會引起的夜尿增多,可通過生活習慣調整、緩解壓力來改善。平時可多吃些補脾益腎、養心寧神的食物,如核桃、韭菜、黑芝麻、淮山藥及糯米等。排除上述生理因素後,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檢查腎功能和泌尿生殖系統。

3.經常大量出汗

有的人稍稍運動就大汗淋漓,或者每晚盜汗,這可能是病理性的多汗。一般來說,當患有某些神經內分泌疾病(如甲亢、糖尿病、低血糖)或心血管疾病時,可能會出現多汗症狀。

從中醫角度來看,自汗(白天不熱、沒有運動時,前心後背出汗)通常由氣虛所致;夜晚盜汗多是陰虛所致。

改善的方法是注意體育鍛練,增強體質。古人說:「藥補不如食補」,盜汗者宜多吃雞、鴨、魚、蛋、山藥、扁豆、羊肉、桂圓等有營養價值的食物,不宜吃生冷瓜果及蔬菜,每天應多飲水,維持體內正常液體量。

4.老是感覺脹氣

腸道脹氣、排便習慣改變、肛門疼痛、大便帶有黏液或便中帶血,都可能與結直腸癌有關。腸道腫瘤會干擾消化過程,進而引起脹氣、出血等症狀。此外,腸道長息肉成潰瘍等也可能引起相應症狀。

如果發現上述改變,特別是大便出血,一定要及早就醫。日常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,建議每週保證2~3次慢跑、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每次45分鐘,經常活動不僅可以避免肚子脹氣,同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促進胃腸蠕動,使腸道通暢,從而減輕和消除腹脹;飲食上可以多吃山芋、玉米、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食物。

藥補不如食補,健康的吃是不二法門。

5、曾經出現短暫口齒不清

有的人會突然口齒不清、眼前發黑、視物重影、單眼視物不清、身體局部麻痺等,往往幾分鐘就過去了,24小時內症狀會完全消失,這可能是中風前兆,俗稱「小中風」。

這是小血塊阻塞腦部小血管,或小血管痙攣,誘發了腦缺血的症狀。研究顯示,近半數患者在小中風發生後的3~5年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。

三高放、菸民和酗酒者,都應有意識地關注不良徵兆,出現上述危險信號時馬上就醫。有過小中風經歷的人應避免情緒過大波動,注意膳食平衡,勞逸結合,堅持適度運動。

6、曾失去一種感官功能

如果突然出現某種感官失能,比如說視物不清、感覺麻木、聽不清聲音以及味覺、嗅覺失靈,並伴有頭痛,脾氣暴躁,就有可能是腦出血或腦腫瘤的先兆。

不管哪種感官失靈,都要抓緊時間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。此外,感官功能減退是衰老的自然表現。無論是耳鳴、聽力減退,或是味覺退化,嗅覺變得遲鈍等,都需要老人及其子女加以重視。

7、經常皮膚搔癢

除了單純皮膚問題外,搔癢還與一些疾病有關。如果出現長時間無原因的搔癢,就要特別加以重視。在弄清原因之前,一定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清潔性過強的鹼性香皂,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物。

皮膚搔癢可能不止是單純的皮膚病而已。

8、夜間視力模糊

白天光線充足,眼睛的一些不適被掩蓋了;晚上光線暗,需要集中精力觀察,症狀就容易突顯。老年人突然發生視力下降,很可能是眼睛疾病的先兆,因此千萬不能大意,應及時去醫院眼科就診,排除可能與黃斑變性或白內障有關的疾病。

進行自我檢查:交替把眼睛閉起來,看兩隻眼的視覺是否一樣。如果睜開的一隻眼睛看不清了,有可能就是這隻眼睛有了疾病,需要及時就診。

總之,人吃五穀雜糧,沒有不生病的,但懂不懂得保養,生活品質差異很大,求時求醫,或許就可以躲過一劫。